别一直泼冷水 谁说智能后视镜很鸡肋?
2024-06-05 华体会登录手机版最新
-
智能后视镜自诞生之初就一直有人说其鸡肋,可尽管如此,但我们却无法否认后视镜在过去两年里发展的是非常火爆。其实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作为行车记录仪的衍生产品,智能后视镜的兴起绝非偶然:尤其是当“记录功能”已被当做刚需时,那么仅多加一点钱就能买到多功能集合型产品,确实是有诱惑力的,加上乍一看多少有点高逼格,且减小了经销商的备货压力,所以“”了就在所难免。可是,当使用了一年之后,我们又该对这类产品做出什么样的评价?是实用?还是真鸡肋?
● 有人吐槽说:买时各种功能都好 但用了1年后
首先得说说,我原车的后视镜并非自动防炫目,所以即使后装一个智能后视镜也没影响。其实早期在买这种通用型后视镜产品时,真心觉得各种功能都不错,而且当时,行车记录仪已被当成了一种刚需,一台靠谱的单行车记录仪产品也要400元左右了,而如果只花几百到1千多元不等的价格就能入手一台功能齐全的通用型产品,至少心理上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关键是如果不喜欢了还可以每时每刻拆下来。
通用型后视镜之后,专车专用的后视镜开始流行起来了。相比起通用型的后视镜,专车专用更美观,只是价格也略高一点。不过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产品, 形态和功能也都大体相同。
那个时候,身边装有智能后视镜的车主还是挺多的,除了自己买的以外,也有些是4S店送的精品。不过大伙在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对这类产品还真是褒贬不一。这里,我收集了车主们的几个吐槽点:
多功能集合算是后视镜刚兴起时的一种吸“睛”手段,在国内主流智能后视镜产品中,除了记录仪、导航、音乐这几个标配功能外,大多都向车联网概念的方向在发展,比如智能语音、微信交互、远程监控、行车辅助、网络服务等。
案例:有车主在用了一年后表示,安卓系统的反应下降了,有时候链接手机端还会经常链接不上,不知道产品后台还有没有人维护。
后视镜在刚刚火爆之时,由于进入门槛并不高,所以业内一下子蹦出了不少厂家,可能这位车主买的就是这些小厂的产品,一旦行情不好,这些小厂就有脱身的可能,那么先前的后台没有人维护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算得上是比较奇葩的案例了。编辑部的一位同事在使用一年后(他的产品是买车时4S店送的精品),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居然被晒出问题了,现在机子完全没有办法正常开机,记录仪功能完全成了摆设了。
另外,由于是功能集成型产品,大多智能后视镜的行车记录仪拍摄情况会比单一记录仪产品要稍微差一点。注意用词,我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虽然这其中也不乏有好的,但因为成本摆在那里了,所以若需要拍摄好的,价格也就比较贵了。
大多后视镜产品都会包一年、两年、甚至3年的流量,那么流量用完以后呢?我就是这么一类用户,因没有再续流量,所以有些功能我也就没再使用了,尤其是在线语音,这个对于我来说用得十分频繁的功能,使用频率一下子就直线下降。
为何用离线语音的厂家不多?作为一种热门技术,离线语音的进入门槛可以说还比较高,目前国内的代表企业就是讯飞,大多用离线语音的厂家也都是与语音公司联合深度开发的。在后视镜刚刚兴起时,由于成本的关系,做离线语音的厂家并不多。相比起在线语音,离线语音主要有两个特性,一是不用联网、无需流量;二是稳定性较好,可不受信号干扰。其最大优点是突破了网络障碍,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用语音功能。它通过本地离线语音包直接处理,将语音输入识别转变为文字,让本地离线语音包代替云端服务器功能。
另外,在导航时,也无法查看实时路况了,而且地图的在线升级也需要手机热点作为支持。相比之下,目前手机流量的资费也并不贵,所以我也开始习惯用手机直接导航看实时路况了。
一直说智能后视镜鸡肋的人不占少数,不过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前装不也一直在后视镜这块屏上做文章吗?从早期的安吉星到现在的流媒体后视镜,不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吗?
不过,任何一个产品在发展之初都是饱受争议的,智能后视镜也是如此,它的诞生算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可以说它并非必需品,而只是中控屏的又一补充,但是当车机发展到严重同质化的时候,后视镜这款屏就迎来了春天。
安卓的跨平台特征使得车机上的应用能够最为快速地移植到智能后视镜上,比如交互、拓展功能、云服务、在线升级等,加上只需更换支架,又免去了像车机一样拆机的麻烦,不少经销商也十分乐意去推广这么产品,所以存在即合理,这一个市场便迅速飙升了起来。
其实对于功能的需求厂家也一直很无奈,比如都是1千元的产品,如果A品牌的功能比B品牌多,那消费者极有可能会选择A品牌,所以B品牌也不得不在品牌功能上多完点花样,至少能满足消费心理。而殊不知,当车主用个一两年后,发现其实很多功能都非常鸡肋,对其的负面心理也随之增大了。所以必须得说这一个市场本身就是个矛盾体,实属无奈。
毋庸置疑,智能后视镜有着丰富的功能,且对那些不愿意改装车机的朋友来说确实是有需求的。只是,在智能后视镜发展初期,它所面临的困难和所要面对的压力同样巨大,也由于产品形态的受限,能否整合出最符合后视镜安全需求的产品都是具有想象空间的。只是目前来看,做后视镜功能堆砌的厂家还有很多,而这些功能当中却是有很多都不适用于驾驶途中的,更多的是为增加卖点,内置了一些不能增加驾驶安全或者效率的功能,看上去很美好,实质是鸡肋。
不过,在业内还没找到更好的替代物时,智能后视镜还将作为一种过渡性产品,这多少对于很多车型来说是种补充。未来,我们还可以大胆猜测,在车联网逐渐被普及的今天,后视镜这一个位置说不定就在某天就会被作为服务的辅助工具了。
所以最后要说的一点是,或许智能后视镜在诞生之初就没想过要彻底替代掉原车的后视镜,而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产品出现,甚至我们大家可以理解为它就是行车记录仪的衍生产品,未来将被谁代替还不得而知,但存在即合理,至少在目前阶段,也还是有车主需要它的。所以,我们真心不必用太过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智能后视镜,流媒体的应用不就口碑很好吗?而且,在这个行业,也确实有几家做得很好的后装企业,至少他们,让我们正真看到了后视镜发展的希望。(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王晓莉)